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海通富配资,赘述在文章结尾
5月1日,美政府迎来了特朗普上任以来的首次重大改组,而此次人事大换血的主角竟是两个极端反华派,他们一个明升暗降,另一个则是落得个罢官走人的下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这两个极端反华派究竟是谁?特朗普为什么要推动此次人事大换血呢?
特朗普
5月1日,特朗普在上任四个月后首次对核心团队动刀,这场被外媒称为“大换血”的人事调整,主角竟是两位以反华著称的鹰派人物:国务卿鲁比奥和华尔兹的副手、亚洲事务专家黄之瀚。
鲁比奥
这两人前者被“提拔”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者则直接被扫地出门。
鲁比奥
作为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参议员,鲁比奥以激进反华立场闻名,他曾推动多项涉华制裁法案,并于2020年被中国列入制裁名单,成为中美关系中的“标志性反派人物”。
特朗普和鲁比奥
2024年特朗普胜选后,鲁比奥被任命为国务卿,但其对华敌视姿态始终未变,甚至公开宣称“中国是美国的头号威胁”,并主导国务院裁撤132个机构,将外交资源集中于“大国竞争”。
被撤职的华尔兹(原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位被中国制裁的国务卿,竟突然被要求同时兼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表面上看,国安顾问无需参议院批准,权力更大,但实际情况却让鲁比奥陷入两难。
海通富配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首位被中国制裁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外交活动处处受限,甚至连与盟友沟通都显得底气不足。
特朗普
更讽刺的是,自基辛格1971年访华以来,历任国务卿都曾踏上中国土地,唯独鲁比奥被拒之门外,这种“外交残废”状态,让特朗普政府在对华谈判中陷入被动。
鲁比奥
在此背景下,消息人士认为,随着特朗普将美国外交政策带入未知领域,鲁比奥可能在18个月内辞去国务卿一职。
特朗普
据白宫内部人士透露,特朗普原本希望通过鲁比奥的强硬姿态向中国施压,却没想到适得其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美贸易额同比下降18%,美国农业州的大豆滞销问题愈发严重。
鲁比奥
反观鲁比奥在国务院推动的“对华强硬27条”,除了制造更多贸易壁垒外,并未带来任何实质成果。
特朗普
其实这次“明升暗降”的操作海通富配资,本质上是特朗普的甩锅之举。
国安顾问的职位虽然重要,但需要协调国防部、中情局等多个部门,而鲁比奥同时兼任国际开发署、国家档案馆等四个职务,根本无暇顾及国安事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关键的是,这个职位没有独立预算和外交权限,实际权力远不如国务卿,不过与鲁比奥相比,黄之瀚的结局似乎更加凄凉。
黄之瀚
这位被称为“最反华华裔”的副国家安全顾问,在5月1日当天被直接免职,连过渡期都没有,此消息传出后,美国华裔社区一片哗然,有人甚至用“兔死狗烹”来形容他的遭遇。
黄之瀚
这些年来,黄之瀚的反华言论简直就是无所不用其极,他曾在国会听证会上宣称“中美必有一战”,并推动对华科技封锁法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4年9月,他还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呼吁对中国实施“新冷战战略”,建议将台积电迁至美国本土,这些极端主张让他成为特朗普的红人,却也埋下了祸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黄之瀚的华裔身份,尽管他多次强调自己是“纯粹的美国人”,但在特朗普团队内部,他始终被视为“异类”。
黄之瀚(右一)
更致命的是,黄之瀚反华政策的彻底失败,据美国商会的报告指出,黄之瀚的政策让美国企业在华损失超过200亿美元,却未能削弱中国的科技竞争力。
五角大楼
鲁比奥和黄之瀚的命运,只是特朗普团队震荡的冰山一角,自4月1日以来,至少20名国家安全委员会职员被解职,国家安全局局长和五角大楼三名高级官员遭免职。
特朗普
由此不难看出,这场被称为“四月风暴”的清洗,正在重塑美国的外交决策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对于中国而言,这场人事地震或许是一次战略机遇,如何在博弈中保持定力、化压力为动力,将成为未来中美关系的关键命题。
特朗普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载于环球时报2025年05月04日关于“特朗普上任以来首次重大改组!外媒:他的国安团队士气严重受挫”的报道
2.原文登载于鲁中晨报2025年05月02日关于“特朗普宣布提名迈克·沃尔兹为下一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的报道
3.原文登载于观察者网2024年11月13日关于“《金融时报》:特朗普任命沃尔兹等人进入内阁,表明其将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的报道
4.原文登载于环球时报2025年04月09日关于“太魔幻!美反华政客内讧了”的报道
海通富配资
七星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