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恒利决策
9月5日恒利决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记者会举行。发言人黄海华在记者会上表示,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三次审议稿专门对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作了规定。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开设法治课程,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与日常管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黄海华。封面新闻记者代睿摄影
据介绍,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确定了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协同配合,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对青少年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总体原则;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等国家机关,以及学校、监护人等方面的宣传教育职责。根据相关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加强法治教育教材建设和师资培养,将法治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围;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律师协会等社会组织应当提供法治实践教育资源,支持学校开展法治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开设法治课程,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与日常管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教育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守法行为习惯。
2025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黄海华表示,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三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进一步充实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内容相关规定;二是着眼于提升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增加“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基本法治观念”的规定;三是整合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规定。
6月27日至7月26日,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965人次提出的1231条意见恒利决策,另收到来信1封。社会公众主要围绕进一步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加大基层法治宣传教育保障力度、丰富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七星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